位置:山東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 薈萃拾零
美聯儲降息對我國有何影響
【來自:湖南經濟網 點擊數:2479 更新:2008/10/28 9:16:31
】
為了化解次級債危機帶來的金融風險,保證美國經濟平穩運行,美聯儲9月18日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了50個基點至4.75%,同時將再貼現貸款利率再次下調50個基點至5.25%。美國最近公布的就業、房屋銷售數據、消費信心指數等重要經濟指標比較疲弱,表明次級債危機有蔓延和加深的跡象,美國經濟下滑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因此,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10月的會議上繼續下調基準利率,近日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飆升,顯示美聯儲將在10月末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一度升至96%。
美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總量的30%左右,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而且美國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的交易規模、數量均居世界第一,美元是國際主要儲備貨幣,故美國的影響舉足輕重。美國次級債危機引發了全球資金流動性與信心的缺失,加大了全球經濟下滑的危險。
盡管美國經常項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仍占GDP的6%以上,其消費的產品遠多于其生產的產品,因此美國是世界其他地區最大的需求來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劇下降必然將損害其他地區的經濟。
冷靜看待美聯儲降息預期
我們應當冷靜看待美聯儲的降息舉措和降息預期:
首先,美國這次降息面臨較大的“道德風險”,很可能提高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縱容不負責任的投資行為。
其次,由于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特殊地位,其采取的寬松貨幣政策將加劇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性過剩態勢,進一步惡化資產泡沫問題,有可能引起新一輪的國際金融風險。
第三,在世界各國普遍關注通脹壓力、陸續采取緊縮措施之際,美聯儲突然大幅降息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全球貨幣政策周期,導致各國政府措手不及,預期紊亂。
第四,美國降息后,美元與其他貨幣的利差縮小,美元指數震蕩下跌,屢創新低,并帶動其他美元資產貶值,而黃金、石油、農產品、有色金屬等價格猛漲,這將引起全球投資和資金流向的變化,對此我們需要提高警惕和加以防范。
美元降息加大我國央行調控難度
對美國而言,降息是穩定經濟的必要之舉,有助于恢復市場信心;但美聯儲此時降息卻使我國央行陷入兩難境地,明顯加大了貨幣政策操作的難度。從國內貨幣信貸投放過多、投資反彈壓力較大、物價漲幅明顯加快、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趨勢更為明顯等方面來看,我國應繼續上調基準利率,逐步改變實際利率為負的狀況,充分發揮價格型工具的調控功能;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隨著中美利差的不斷縮小,將提升人民幣升值預期,導致更多的國際熱錢流入我國境內,加劇國內流動性過剩的局面,繼續推高資產價格。
不過,現階段我國經濟增長模式還存在嚴重缺陷,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尤其是外貿依存度很高,近幾年已達70%左右。我國很多出口企業缺乏核心技術,主要靠低價策略開拓海外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非常敏感,如果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大,將直接影響出口企業的生存和員工的就業。因此,人民幣過快過猛的升值既不利于我國匯率改革的順利推進,也會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我國政府對匯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幣升值問題一直非常謹慎,希望以連續小幅升值來換取時間和空間。
為給人民幣匯率改革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避免國際投機熱錢大量涌入,我國央行有意維持較低的市場利率,致使我國實際利率連續10個月為負。但實際利率水平偏低和流動性泛濫不僅導致投資反彈和資產價格上漲,而且加大了物價上漲的壓力和金融系統自身的風險,不利于進行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也不利于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由于目前我國面臨經濟增速偏快、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進出口貿易失衡、亟待啟動內需等問題,央行必須在穩定人民幣匯率和控制投資反彈、資源產品價格改革與產能過剩等多種不確定因素并存的情況下,不斷地進行權衡博弈,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受到嚴重挑戰。
根據著名的“蒙代爾三不可能定理”,在開放經濟體系中,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實現固定匯率、資本自由流動、獨立的貨幣政策,最多只能擁有其中兩項。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筆者認為,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應立足于國內,先集中精力解決內部失衡的問題,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綜合運用財稅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分配政策等手段,著力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協調性和有效性,切實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
我們要堅持獨立的貨幣政策,并逐步從“中性”轉向偏緊,通過綜合運用利率、匯率、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適當加大政策調控力度,明確市場預期,加強流動性管理,著重控制信貸規模和投資規模。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則要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供求的作用,不斷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促進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實現小幅、漸進式升值。
為此,我們必須暫時放棄資本自由流動的選擇,加強對外匯資金進入和流出的均衡監管,重點監督短期投機資金流入,加大對異常和違規外匯資金流入及結匯的檢查,強化對跨境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的監控和管理,依法對沒有實際交易背景和虛報出口交易額的外匯流入進行查處,在此基礎上適當控制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增強我國貨幣政策的主動性、科學性和有效性。下一階段我國仍需實施穩中從緊的貨幣政策,適當加大政策調控力度,加快小幅升息的頻率,提高資金使用成本,抑制信貸投資過快增長,及時防范資產價格泡沫。雖然實施緊縮性政策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只要有利于國民經濟良性健康發展,適當的代價是必要的。
此前我國央行一直對加息比較慎重,主要是擔心熱錢流入,有意維持3%左右的中美利差。實際上,國際熱錢看重的是人民幣升值的匯兌收益和資產價格飆升的投資收益,并不在乎貨幣市場幾個點的利差。如果我國持續加息,能夠真正抑制資產大幅上漲的局面,那么就可以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國際熱錢的投機熱情,確保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