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站首頁|關于我們|業務指南|審計成果|執業培訓|執業準則|法律法規|行業動態|文檔中心|疑難解答|人才招聘 |
位置:山東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 薈萃拾零英媒:新方法可使受損牙齒再生 補牙或將成為歷史
【來自:參考消息網 點擊數:1495 更新:2017/1/22 9:46:08
】
核心提示:目前,這項試驗僅在老鼠的牙齒上進行過,但已證實這種方法可以“修復整個創面”。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道 英媒稱,科學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正在使用的一種藥物可以促進牙齒再生并修復齲洞。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9日報道,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名為Tideglusib的藥物,可以刺激牙髓中的干細胞,長出新的牙本質,即牙釉質以下的礦化物質。 在牙髓因創傷或感染而暴露的情況下,牙本質原本就具有再生能力,但只能自然生成很薄的一層,不足以填補齲壞導致的空洞。但Tideglusib藥物可以抑制一種名為GSK-3的酶,這種酶會阻止牙本質持續生長。 科學家們證實,用一小塊可生物降解的海綿浸透這種藥物再置入齲洞,可促進牙本質生長,并在6周內修復損傷。這種海綿是用膠原蛋白制成的,因此,它們可以逐漸溶解,不會留在牙齒里。 主持這項研究的保羅·夏普教授說:“這種方法的簡便性,意味著它可以成為一種以自然的方法修復大面積齲壞的理想的牙科臨床產品,它既能保護牙髓,又能修復牙本質。” 他說:“此外,使用一種已在阿爾茨海默癥臨床試驗中經過檢驗的藥物,可以讓這種治療方式更快地進入臨床。” 目前,牙醫們使用人工黏合劑或填充劑來修復大面積齲壞。但這些黏合劑留在牙齒里且不能降解,這意味著牙齒的正常礦物質水平不能得到完全恢復。這些黏合劑還容易導致感染,而且不時地需要重新修補。 當填充失敗或發生感染時,牙醫必須取出填充物,并打磨出一塊更大的區域,重新進行修補,經過多次修補后,牙齒最終可能不得不被拔除。 這種新技術可以減少對黏合劑填充的需求。 國際牙齒健康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奈杰爾·卡特說:“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新方法,它的前景光明。我們期待它進入臨床應用,這無疑將成為牙病治療的一大進步。” 他說:“填充雖然對修復大面積齲壞很有效,但它們很容易損壞,有時需要修補和更換。反復修補可能造成的問題是越補越大,最終,牙齒可能需要拔除。” 卡特說:“發明一種更自然的方法,讓牙齒自我修復,不僅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還讓患者免于侵入式治療。” 目前,這項試驗僅在老鼠的牙齒上進行過,但已證實這種方法可以“修復整個創面”。 在對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臨床試驗中,Tideglusib已被證實是安全的。因此,科學家說,這種治療方法或許很快就能用于牙科實踐。 【關閉窗口】
|
濟南公司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英雄山路84號魯潤名商廣場B-802 郵編:250001 棗莊公司地址:山東省棗莊市新城嘉匯大廈4樓C區 郵編:277800 傳真:0632-3185579 監督電話:0632-3122388 業務聯系電話:基建審計一部:0632-3353859 基建審計二部:0632-3686168 審計查證一部 、驗資部:0632-3129168 審計查證二部:0632-3188076 招標代理:0632-3155626 資產評估部:0632-3128859 財務部:0632-3188056 策劃發展部:0632-3155676 辦公室:0632-3185579 |
|
![]() | 版權所有@2005-2025 山東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西橋網絡 魯ICP備06039232號 總計訪問:3152289 今天:524 昨天:4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