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日韩成人,欧美日韩毛片,亚洲黄色的,久久国产日韩欧美,亚洲最大成人免费视频,国产不卡视频在线,国产又黄又大

網站首頁|關于我們|業務指南|審計成果|執業培訓|執業準則|法律法規|行業動態|文檔中心|疑難解答|人才招聘

位置:山東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 稅收制度

我國現行稅收制度
【來自:中國工商網 點擊數:5404 更新:2007/11/17 14:05:03 】

      在我國現行稅收制度中,流轉稅類稅收是主體,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僅這4項稅收的收入就占我國稅收總額的70%以上;所得稅類稅收次之,包括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這3項稅收的收入約占我國稅收總額的15%。此外,還有資源稅、財產稅和其他一些類型的稅收。以下分別予以簡要介紹。
      一、流轉稅
      (一)增值稅
      1.納稅人。
      增值稅的納稅人包括在我國境內銷售、進口貨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應稅勞務)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
      2.稅目、稅率。


      3.計稅方法。
      (1)一般納稅人計稅方法。一般納稅人在計算應納增值稅額的時候,先分別計算其當期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然后以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后的余額為實際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總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銷售額×適用稅率
      (2)小規模納稅人計稅方法。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取得的銷售額,按照規定的適用征收率(商業為4%,其他行業為6%)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銷售額×適用征收率
      (3)進口貨物計稅方法。納稅人進口貨物,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和規定的適用稅率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
      (4)出口貨物退稅。納稅人出口適用零稅率的貨物,可以按照規定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該項出口貨物的增值稅退稅。目前,出口退稅率分5%、6%、13%、15%、17%五檔。
      4.主要免稅規定。
      農業生產單位和個人銷售的自產初級農業產品;來料加工復出口的貨物;國家鼓勵發展的外商投資項目和國內投資項目在投資總額之內進口的自用設備;避孕藥品和用具;向社會收購的古舊圖書;直接用于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殘疾人組織直接進口的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可以免征增值稅。
      (二)消費稅
      1.納稅人。
      消費稅的納稅人包括在我國境內生產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納稅人出口的應稅消費品免征消費稅,但是國家限制出口的產品除外。
      2.稅目、稅率(稅額標準)。

    3.計稅方法。
      (1)一般納稅人計稅方法。一般納稅人在計算應納增值稅額的時候,先分別計算其當期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然后以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后的余額為實際應納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總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銷售額×適用稅率
      (2)小規模納稅人計稅方法。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取得的銷售額,按照規定的適用征收率(商業為4%,其他行業為6%)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銷售額×適用征收率
      (3)進口貨物計稅方法。納稅人進口貨物,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和規定的適用稅率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
      (4)出口貨物退稅。納稅人出口適用零稅率的貨物,可以按照規定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該項出口貨物的增值稅退稅。目前,出口退稅率分5%、6%、13%、15%、17%五檔。
      4.主要免稅規定。
      農業生產單位和個人銷售的自產初級農業產品;來料加工復出口的貨物;國家鼓勵發展的外商投資項目和國內投資項目在投資總額之內進口的自用設備;避孕藥品和用具;向社會收購的古舊圖書;直接用于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殘疾人組織直接進口的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可以免征增值稅。
      (二)消費稅
      1.納稅人。
      消費稅的納稅人包括在我國境內生產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納稅人出口的應稅消費品免征消費稅,但是國家限制出口的產品除外。
      2.稅目、稅率(稅額標準)。

    3.計稅方法。
      營業稅的應納稅額按照營業額和規定的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營業額×適用稅率
      4.主要免稅規定。
      托兒所、幼兒園、養老院、殘疾人福利機構提供的育養服務,婚姻介紹,殯葬服務;殘疾人員個人為社會提供的勞務;醫院、診所和其他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勞務,學生勤工儉學提供的勞務;農業機耕、排灌、病蟲害防治、植物保護、農牧業保險以及相關的技術培訓業務,家禽、牲畜、水生動物的配種和疾病防治;紀念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展覽館、書畫院、圖書館、文物保護單位舉辦文化活動的門票收入,宗教場所舉辦文化、宗教活動的門票收入,可以免征營業稅。
      (四)關稅
      1.納稅人。
      關稅的納稅人包括進口我國準許進口的貨物的收貨人和出口我國準許出口的貨物的發貨人,前者應當繳納進口關稅,后者應當繳納出口關稅。
      2.稅率。
      關稅的稅率分為進口稅率和出口稅率兩個部分。
      進口關稅的稅率分為普通稅率和優惠稅率兩種。原產于未與我國訂有關稅互惠協議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按照普通稅率納稅;原產于與我國訂有關稅互惠協議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按照優惠稅率納稅。
    1999年,我國進出口稅則規定的進口貨物稅號有6940個。進口關稅普通稅率從0.8%到270%不等,共有20多個差別稅率;優惠稅率從0.1%到121.6%不等,共有50多個差別稅率,算術平均稅率為16.8%。另有少量進口貨物征收從量關稅、復合關稅和滑準關稅。出口關稅征稅貨物的稅號共有36個,稅率從20%到50%不等,共有5個差別稅率。
      3.應納稅額計算方法。
      關稅采用從價定率計征和從量定額計征兩種基本方法計稅,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1)應納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格×適用稅率
      (2)應納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量×適用稅額標準
      4.主要免稅、減稅規定。
      (1)下列貨物,經過海關審查無誤,可以免稅:關稅稅額在10元以下的一票貨物;無商業價值的廣告品和貨樣;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贈送的物資;進出境運輸工具裝載的途中必需的燃料、物料和飲食用品。
      (2)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規定減征、免征關稅的貨物、物品,海關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減稅、免稅。
      (3)為境外廠商加工、裝配成品和制造外銷產品而進口的原材料、輔料、零件、部件、配套件和包裝物料,海關按照實際加工出口的成品數量免征進口關稅;或者對進口料、件先征收進口關稅,再按照實際加工出口的成品數量予以退稅。
      二、所得稅
      (一)企業所得稅
      1.納稅人。
      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包括我國境內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聯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和其他組織。
      2.計稅依據。
      納稅人來源于我國境內、境外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都應當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所得稅以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納稅人每個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之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稅率和應納稅額計算方法。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一般應當按照應納稅所得額和33%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33%
      除法定稅率之外,為了照顧某些盈利較少的企業,暫設置18%和27%兩檔低稅率。
      4.主要免稅、減稅規定。
      (1)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需要照顧和鼓勵的,經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定期減稅或者免稅。
      (2)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企業和經營單位,可以享受一定的免稅或者減稅待遇,包括符合國家規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從事第三產業的企業,以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生產的企業,在國家確定的革命老根據地、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新辦的企業,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企業,新辦的勞動服務就業企業,教育部門所屬的學校舉辦的工廠、農場,民政部門所屬的福利生產企業,鄉鎮企業,國有農業企業,等等。
      (二)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
      1.納稅人。
      (1)外商投資企業,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
      (2)外國企業,包括在我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從事生產、經營和雖然未設立機構、場所,而有來源于我國境內所得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
      2.計稅依據。
      外商投資企業總機構設在我國境內,就來源于我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納稅;外國企業僅就其來源于我國境內的所得納稅。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的計算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即納稅人每個納稅年度的生產、經營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和損失以后的余額。
      外國企業未在我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來源于我國境內的利潤、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是上述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一般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稅率和應納稅額計算方法。
      企業所得稅,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稅率為30%;地方所得稅,也按照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稅率為3%,二者合計為33%。
      外國企業未在我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所得,或者雖然設立機構、場所,但是上述所得與其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其所得稅稅率為20%。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應納稅額所得額×適用稅率
      4.主要免稅、減稅規定。
      (1)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舉辦的產品出口企業和先進技術企業,設在國家規定的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區域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可以享受一定的免稅、減稅待遇。
      (2)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取得的利潤,可以免稅;將上述利潤直接再投資于該企業,增加注冊資本,或者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外商投資企業,可以得到一定的退稅。
      (3)對鼓勵外商投資的行業和項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免征、減征地方所得稅。
      (三)個人所得稅
      1.納稅人。
      在我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或者無住所而在我國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應當就其從我國境內、境外取得的全部所得納稅。在我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我國境內居住不滿1年的個人,應當就其從我國境內取得的所得納稅。
      2.征稅項目和應納稅額計算方法。
      (1)工資、薪金所得計稅方法。工資、薪金所得,以納稅人每月取得的工資、薪金收入額減除800元費用以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稅率表如下: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月工資、薪金收入總額-800元
      全月應納稅額=全月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對于在我國境內無住所而在我國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和在我國境內有住所而在我國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在計算其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的時候,除了可以按月減除費用800元以外,還有附加減除費用(現行標準為每月3200元)。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計稅方法。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生產、經營收入總額減除與其收入相關的成本、費用、損失以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稅率表如下: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年度生產、經營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
      全年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3)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計稅方法。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現規定每月可以減除800元)以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前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計算應納稅額。
      (4)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計稅方法。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超過4000元的,減除20%的費用,以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為20%。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應稅項目收入額-800元(或者應稅項目收入額×2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5)財產轉讓所得計稅方法。財產轉讓所得,以納稅人轉讓財產取得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以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為20%。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財產轉讓收入-財產原值-合理費用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計稅方法。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納稅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為20%。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20%
      3.主要免稅項目。
      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軍隊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財政部發行的債券和經國務院批準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務院規定免稅的補貼、津貼;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保險賠款;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按照規定提存、領取的醫療保險金和基本養老保險金;按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當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我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可以免稅。
      三、資源稅和財產稅
      (一)資源稅
      1.納稅人。
      資源稅的納稅人包括在我國境內開采應稅礦產品和生產鹽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
      2.稅目、稅額標準。

      3.計稅方法。
      資源稅的應納稅額,按照應稅產品的課稅數量和規定的適用稅額標準計算。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應稅產品課稅數量×適用稅額標準
      4.主要免稅、減稅規定。
      (1)開采原油過程中用于加熱、修井的原油,可以免稅。
      (2)納稅人在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過程中因意外事故、自然災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損失的,可以酌情免稅或者減稅。
      (3)獨立礦山應納的鐵礦石資源稅和有色金屬礦的資源稅可以減征。
      (二)城鎮土地使用稅
      1.納稅人。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納稅人包括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工礦區范圍內使用土地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人)。
      2.稅額標準。
      城鎮土地使用稅根據不同地區和各地經濟發展狀況實行等級幅度稅額標準,每平方米應稅土地的稅額標準如下:大城市每年0.5~10元;中等城市每年0.4~8元;小城市每年0.3~6元;縣城、建制鎮、工礦區每年0.2~4元。經過批準,落后地區的稅額標準可以適當降低,發達地區的稅額標準可以適當提高。
      3.計稅方法。
      城鎮土地使用稅的應納稅額按照納稅人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和規定的適用稅額標準計算。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納稅人實際占用的土地面積×適用稅額標準
      4.主要免稅規定。
      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土地,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土地,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土地,市政街道、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直接用于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的生產用地,水利設施及其護管用地,符合國家規定的能源、交通用地,可以免稅。
      (三)耕地占用稅
      1.納稅人。
      耕地占用稅的納稅人包括占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一般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人)。
      2.征稅范圍和稅額標準。
      耕地占用稅的征稅范圍包括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用于種植農作物的土地,也包括新開荒地、休閑地、輪歇地、草田輪作地。
      耕地占用稅根據不同地區人均占有耕地的數量和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實行有地區差別的幅度稅額標準,每平方米應稅土地的稅額標準如下: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單位(下同),人均耕地在1畝以下的地區,2~10元;人均耕地超過1畝至2畝的地區,1.6~8元;人均耕地超過2畝至3畝的地區,1.3~6.5元,人均耕地超過3畝的地區,1~5元。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經濟發達、人均耕地特別少的地區,適用稅額標準可以適當提高。
    為了協調各地區的稅額標準,避免毗鄰地區稅額標準差別過大,財政部分別核定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平均稅額標準,每平方米從2.5元到9元不等。
      3.計稅方法。
      耕地占用稅以納稅人實際占用的耕地面積為計稅依據,按照規定的適用稅額標準一次性征收。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納稅人實際占用的耕地面積×適用稅額標準
      4.主要免稅、減稅規定。
      (1)軍事設施用地;鐵路、機場用地;學校、醫院用地;農田水利設施用地;農村居民搬遷,原宅基地恢復耕種,并且新建住宅用地不超過原宅基地的;安置水庫移民、災民、難民建用地,可以免稅。
      (2)農村居民新建住宅用地;農村革命烈士家屬、革命殘疾軍人、鰥寡孤獨和革命老根據地、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山區生活困難的農戶,在規定用地標準以內新建住宅,納稅確有困難的;民政部門舉辦的安置殘疾人員就業的福利工廠;公路建設用地,可以減稅或者免稅。
      (四)房產稅
      1.納稅人。
      房產稅在城市、縣城、建制鎮和工礦區征收。納稅人包括房屋產權所有人、經營管理單位、承典人、房產代管人和使用人(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人)。
      2.計稅依據、稅率和計稅方法。
      房產稅的計稅依據和稅率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之后的余值為計稅依據,適用稅率為1.2%;一種是以房產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適用稅率為12%。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適用稅率
      3.主要免稅規定。
      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房產,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房產,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跡自用的房產,個人所有非營業用的房產,經過有關部門鑒定停止使用的毀損房屋和危險房屋,可以免稅。
      (五)城市房地產稅
      1.納稅人。
      目前,城市房地產稅僅適用于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人,而且僅對房產征稅。納稅人包括房屋產權所有人、承典人、代管人和使用人。
      2.計稅依據、稅率和計稅方法。
      房產稅的計稅依據和稅率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房價為計稅依據,適宜稅率為1.2%;一種是以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為計稅依據,適用稅率為18%。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適用稅率
      3.主要免稅、減稅規定。
      新建的房屋,從落成的月份起免稅3年;翻修房屋超過新建費用50%的,從竣工的月份起免稅2年;其他有特殊情況的房產,經過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可以減稅或者免稅。
      四、其他稅收
      (一)城市維護建設稅
      1.納稅人。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人包括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人)。
      2.稅率和應納稅額計算方法。
      城市維護建設稅按照納稅人所在地實行差別稅率:市區稅率為7%,縣城、建制鎮稅率為5%,其他地區稅率為1%。此稅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為計稅依據,分別與上述3種稅收同時繳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適用稅率
      (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
      1.納稅人。
      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納稅人包括在我國境內使用各種資金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人)。
      2.稅目、稅率。

    3.計稅方法。
      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的計稅依據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際完成的全部投資額,其中更新改造項目為建筑工程實際完成的投資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實際完成的投資額或者建筑工程實際完成的投資額×適用稅率
      (三)土地增值稅
      1.納稅人。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包括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筑物及其附著物(以下簡稱轉讓房地產)并取得收入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
      2.計稅依據和稅率。
      土地增值稅以納稅人轉讓房地產取得的增值額為計稅依據。增值額為納稅人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減除規定扣除項目金額以后的余額,實行四級超率累進稅率,稅率表如下:

      3.計稅方法。
      在計算土地增值稅的應納稅額時,先用納稅人取得的房地產轉讓收入減除有關各項扣除項目金額,計算得出增值額。再按照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的比例,分別確定增值額中各個部分的適用稅率,依此計算各部分增值額的應納土地增值稅稅額。各部分增值額應納土地增值稅稅額之和,即為納稅人應納的全部土地增值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增值額×適用稅率)
      4.主要免稅規定。
      建造普通標準住宅出售,增值額未超過各項規定扣除項目金額20%的;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產,可以免稅。
      (四)車船使用稅
      1.納稅人。
      車船使用稅的納稅人為在我國境內擁有并使用車船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人)。
      2.計稅標準、稅額標準和計稅方法。
      車船使用稅的計稅標準分為車輛計稅標準和船舶計稅標準兩類:車輛的計稅標準為應納稅車輛的數量或者凈噸位;船舶的計稅標準為應納稅船舶的凈噸位或者載重噸位。
      車船使用稅的稅額標準分為車輛稅額標準和船舶稅額標準兩類:
      (1)車輛稅額標準:乘人汽車每輛每年60~320元;載貨汽車每噸(凈噸位)每年16~60元;摩托車每輛每年20~80元;非機動車每輛每年1.2~32元。
      (2)船舶稅額標準:機動船按照凈噸位計征,每噸每年1.2~5元;非機動船按照載重噸位計征,每噸每年0.6~1.4元。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1)應納稅額=應納稅車輛數量(或者凈噸位)×適用稅額標準
      (2)應納稅額=應納稅船舶凈噸位(或者載重噸位)×適宜稅額標準
      3.主要免稅規定。
      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車船,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車船,載重量不超過1噸的漁船,專供上下客貨及存貨用的躉船、浮橋用船,公安、消防、衛生、環保等部門使用的各種專用車船,按照有關規定繳納船舶噸稅的船舶,為便利殘疾人行動而特制的車輛,主要用于農業生產的拖拉機,可以免稅。
      (五)車船使用牌照稅
      1.納稅人。
      目前,車船使用牌照稅僅適用于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國人。納稅人為應納稅車輛、船舶的使用人。
      2.稅額標準。
      車船使用牌照稅的稅額標準分為車輛使用牌照稅稅額標準和船舶使用牌照稅稅額標準兩個部分:
      (1)車輛使用牌照稅稅額標準:乘人汽車,每輛每季15~80元;載貨汽車,按照凈噸位計征,每噸每季4~15元;摩托車,每輛每季5~20元。非機動車每輛每季0.3~8元。
      (2)船舶使用牌照稅稅額標準:機動船按照凈噸位計征,每噸每季0.3~1.1元;非機動船按照載重噸位計算,每噸每季0.15~0.35元。
      3.計稅方法。
      車輛使用牌照稅的計稅標準為應納稅車輛的數量或者凈噸位;船舶使用牌照稅的計稅標準為應納稅船舶的凈噸位或者載重噸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1)應納稅額=應納稅車輛數量(或者凈噸位)×適用稅額標準
      (2)應納稅額=應納稅船舶凈噸位(或者載重噸位)×適用稅額標準
      4.免稅規定。
      (1)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公用的車輛,外交代表、領事官員、使(領)館中的行政技術人員和與其共同生  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自用的車輛,可以享受一定的免稅待遇。
      (2)部分省、市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的消防車、救護車、灑水車等類車輛可以免稅。
      (六)印花稅。
      1.納稅人。
      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我國境內書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
      2.稅目、稅率。

      3.計稅方法。
      印花稅以應納稅憑證所記載的金額、費用、收入額或者憑證的件數為計稅依據,按照規定的適用稅率或者稅額標準計算繳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1)應納稅額=應納稅憑證記載的金額(或者費用、收入額)×適用稅率
      (2)應納稅額=應納稅憑證的件數×適宜稅額標準
      4.主要免稅規定。
      已經繳納印花稅的憑證的副本或者抄本;財產所有人將財產贈給政府、社會福利單位、學校所立的書據;無息貸款、貼息貸款合同;外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向中國政府和國家金融機構提供優惠貸款書立的合同;農林作物、牧業畜類保險合同,可以免稅。
      (七)契稅
      1.納稅人。
      在我國境內轉移土地、房屋,承受的各類企業、單位、個體經營者和其他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
      2.計稅依據。
      契稅的計稅依據分為3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土地使用權和房屋贈與,由征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土地使用權和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和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3.稅率和計稅方法。
      契稅使用3%至5%的幅度比例稅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具體適用稅率,由當地省級人民政府在上述幅度之內確定。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讅適用稅率
      4.主要免稅、減稅規定。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辦公、教學、醫療、科研和軍事設施的;城鎮職工按照規定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承受荒山、荒溝、荒丘、荒灘土地使用權,用于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的;符合免稅規定的外交機構和外交人員,可以免稅。因不可抗力滅失住房而重新購買住房的,可以酌情減稅或者免稅。
      (八)農業稅
      1.納稅人。
      農業稅的納稅人包括在我國境內從事農業生產并取得農業收入的合作經濟組織、企業、單位、農民和其他個人。
      2.稅率和計征方法。
      農業稅實行比例稅率,并分級規定平均稅率:根據農業稅條例規定,全國的平均稅率為常年產量的15.5%。目前實際執行的全國平均稅率為8.8%,實際稅收負擔率為2.5%左右。國務院根據農業稅條例和各地區的情況規定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平均稅率,從13%到19%不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規定的平均稅率和所屬各地區的情況,分別規定所屬自治州的平均稅率和所屬縣、自治縣、市的稅率。
    農業稅以征收糧食(簡稱公糧)為主,采取實物征收,貨幣結算的辦法。規定的農業特產品從價定率征收,稅率從5%到25%不等。
      3.主要免稅、減稅規定。 
      納稅人依法開墾荒地或者用其他方法擴大耕地面積所得到的農業收入;移民開荒所得到的農業收入;納稅人在山地上新墾植或者新墾復的桑園、茶園、果園和其他經濟林木;納稅人因興修水土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而增加了單位面積產量的土地;納稅人的農作物因遭受自然災害而歉收的;納稅人因缺乏勞動力或者其他原因,納稅確有困難的;農民的生產、生活還有困難的革命老根據地,生產落后、生活困難的少數民族地區,交通不便、生產落后和農民生活困難的山區,可以享受一定的免稅、減稅待遇。

濟南公司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英雄山路84號魯潤名商廣場B-802 郵編:250001
棗莊公司地址:山東省棗莊市新城嘉匯大廈4樓C區 郵編:277800 傳真:0632-3185579 監督電話:0632-3122388
業務聯系電話:基建審計一部:0632-3353859   基建審計二部:0632-3686168  
審計查證一部 、驗資部:0632-3129168   審計查證二部:0632-3188076 
招標代理:0632-3155626   資產評估部:0632-3128859   財務部:0632-3188056  
策劃發展部:0632-3155676  辦公室:0632-3185579
版權所有@2005-2025 山東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西橋網絡 魯ICP備06039232號 總計訪問:3150524 今天:3291 昨天: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