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日韩成人,欧美日韩毛片,亚洲黄色的,久久国产日韩欧美,亚洲最大成人免费视频,国产不卡视频在线,国产又黄又大

網站首頁|關于我們|業務指南|審計成果|執業培訓|執業準則|法律法規|行業動態|文檔中心|疑難解答|人才招聘

位置:山東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 薈萃拾零

新泰羊氏兩皇后的故事
【來自:大眾日報 點擊數:2589 更新:2008/4/17 9:54:41 】
        □本報記者 陳中華
      自司馬氏滅曹后,幾十年短暫的西晉朝,在今山東新泰市羊流鎮歷史上的羊氏望族中,先后有兩位美女入宮被納為皇后。史書對此記載的粗略和零碎,反而增添了兩位特殊女人的神秘色彩,引起了我們考察研究二女身世及入宮后詳細經歷的興趣。
      “賢后”羊徽瑜一生安順
      第一個皇后叫羊徽瑜,她嫁給了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為正妻。司馬師是滅曹立晉的頂尖功臣,司馬炎稱帝后,追封已故伯父司馬師為景獻皇帝,健在的羊徽瑜被尊為弘訓太后。羊徽瑜出身于曹魏時代的羊氏望族,爺爺羊續東漢時期曾任太守,是有名的清官,史書上對其有“懸魚拒賄”之記。羊徽瑜的父親羊衜曹魏時期任上黨太守。其弟羊祜是晉初重臣,被晉武帝拜為征南大將軍,是滅吳戰爭的策劃者。羊徽瑜的母親則是東漢大學者蔡邕的女兒,與蔡文姬是親姐妹。
      今人對上述記載皆無異議,有爭議的是:羊氏故里究竟是不是如今的新泰?
      西晉時泰山郡轄有南城、平陽等縣。南城即今山東費縣,平陽即今山東新泰。《晉書》對羊徽瑜及羊祜均記為“泰山南城人”。后人沿用該說,在清編《費縣志》、《續山東考古錄》及今《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皆將羊祜故里定為費縣。
      但古籍中將羊祜及家族中重要人物鄉貫說為平陽的更占多數,這包括《晉書》成書之前的《太康地紀》、《世說新語》、《九家舊晉書輯本》、《經典釋文》,還包括《后漢書》中的《羊續傳》、明清編《新泰縣志》。近年來,隨著考古新發現,一批羊族名人的墓穴在新泰羊流陸續出土,更證實了羊氏家族故里在新泰羊流,學術界異議漸微。
      羊徽瑜籍貫被證實后,另一個問題又出現了,羊徽瑜自小是否在羊流生長過?史籍無只字記載,但可據有關史料做出較為肯定的推測。依據一是羊徽瑜之父雖曾官任上黨,但因英年早逝,任期時間短。按當時規矩,官員異地任職短時內許多是不帶家眷而留于老家的。依據二是《晉書》有羊祜早年“嘗游汶水之濱……”之句,汶水即今流經新泰境內的汶河,說明羊祜幼時應在老家生活過,據此說,其姐羊徽瑜也很有可能曾生活在羊流。
      關于羊徽瑜,《晉書》所記簡略,全傳僅107字。大意為:司馬師原妻夏氏24歲飲毒身亡,司馬師又娶了鎮北將軍濮陽吳質的女兒,不知何故,又休了吳女,娶了羊徽瑜。羊后一生無子,于咸寧四年即司馬師死后19年65歲時去世。
      對于羊徽瑜的評價,我們還能知道的是,舊《新泰縣志》稱其“賢后”。《晉書》上稱其“聰敏有才行”,是說她聰明、有才,還是一個有德行守規矩沒惹什么是非的女人。當然,有女入宮,娘家自然受惠,這是一個通則,史書上也確有羊氏家族“因羊徽瑜而顯赫”之句,但所有資料沒有羊后弄權或羊姓外戚干政的不良記錄。從另一角度講,司馬師生前并未稱帝,帝號是其侄子追封的。羊氏一生的絕大多數時間,是作為一個宦臣的正妻而存在的,干政也輪不到她。
      羊獻容被五廢五立
      另一皇后叫羊獻容。當代學者周郢考察羊氏家譜,說羊徽瑜之父羊衜與羊獻容曾祖父羊耽同為羊續之子,羊獻容應稱羊徽瑜姑奶奶。史料沒有羊獻容生卒年代及壽齡的記載,據推測,羊獻容應生于公元2世紀80年代中期,比姑奶奶皇后小約七八旬。
      晉武帝死后,惠帝司馬衷登基。因司馬衷有天生的愚癥,導致了在位時期長達十幾年的賈后專政及八王之亂。賈后的心毒性妒、擅政專權引得眾怒。300年,趙王倫齊王冏率兵入宮擒得賈后,詐說皇帝有詔廢她。賈后說:“詔當從我出,何詔也?”但仍被酒毒死。之后,惠帝納羊獻容為后。
      史書未對羊氏相貌有絲毫描述,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在敘述這段歷史時,甚至未提及這么個人。但此女必是一代美人,證據有三:一,羊氏為與惠帝關系交好的大臣所薦,又為惠帝所愛,相貌豈能平平?二是清代所傳《美女百態畫譜》有羊氏一幅畫像,畫中羊氏窈窕姣好。當然,所畫未必可信,但能入選百美圖,本身亦說明問題。第三,前趙攻陷洛陽后,劉矅逼占羊氏為妻,特別寵愛她,可見羊氏作為女人的魅力。
      遍覽幾千年封建華夏史,可以說,羊獻容是入宮后經歷最為坎坷的一位皇后。六年間被五廢五立,且險被賜死。
      301年初春,羊獻容才入宮,趙王倫篡位,廢惠帝及羊后,自立為帝。后齊王冏、成都王穎等起兵討伐倫,倫兵敗被殺,惠帝及羊氏復位。3年后,成都王穎與河間王顒合攻洛陽,城陷后,羊氏被廢為庶人,并遷往洛陽金墉城幽禁。待右衛將軍陳眕打敗穎,又復了羊氏的后位。僅僅兩個月,一個叫張方的將領攻陷洛陽,又廢了羊氏,并逼迫惠帝遷往長安,將羊氏獨自留在洛陽。這一回是留臺署復了羊氏的后位。幾個月后,張方再次廢掉羊后。河間王顒假以詔書,說羊氏“屢被奸人所立”,賜羊氏死。聞此情,多名大臣急奏求情,羊氏逃得一死。以后,惠帝又復了羊氏的后位,但很快又被洛陽令何喬廢黜。這已是306年,是羊氏第五次被廢黜。以后直至司馬顒兵敗而忌憚,將屬下張方斬殺,惠帝才又玩物也似被迎進洛陽。不日,張方的腦袋被送來得以驗證,惠帝余悸暫消,這才第五次復了羊氏后位。
      這時,晉惠帝已走到自己恥辱生命的盡頭。不及半年,這個癡君就在那個冬天莫名地中毒死亡。
      羊獻容再婚引爭議
      311年,洛陽被匈奴人劉聰攻占,劉聰族弟大將劉矅將羊獻容“逼占”。數年后,劉聰死,劉矅奪得皇位,立羊氏為皇后,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五胡十六國”時期從此開始。
      根據史料可斷定,劉矅和羊獻容是一對恩愛夫妻。據當時皇宮婚俗,羊氏入宮時當在十五六歲,十一年后再嫁劉矅,已是二十六七歲的女人,且和前夫有過一次生育。但這絲毫未影響劉矅對她的感情,這也使得羊氏為劉矅生下多子。《晉書》中有兩處羊獻容為劉矅生子記錄,說法有矛盾,一處記生了兩個兒子,一處記生了三個兒子:劉熙、劉襲和劉闡。劉矅將劉熙立為太子,因為對“羊氏內有特寵”,甚至許其“外參朝政”。羊氏死后,有人勸劉矅改立太子,劉矅思念羊氏,堅決不改初衷。羊氏去世,劉矅非常悲痛,親自去察看墓地建造,并背土覆墳。
      單純從作為一個男人來講,古人筆下的劉矅也的確是招女人喜歡的:身長九尺三寸,性格拓落高亮,與眾不群。讀書志在廣覽,尤好兵書;雄武過人,鐵厚一寸,射而洞之。難怪對于深受漢家傳統倫理“一女不嫁二夫”影響的羊獻容來說,能情不自禁了。
      羊氏去世時大概三十七八歲樣子,與劉矅共同生活了十多年。這應該是作為一個女人,一個妻子,羊氏感到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史書上有一段記載真實表現了羊氏這種感受:劉矅問她:“我與那個姓司馬的比怎么樣?”羊氏說:“喲,這哪能比?您是一個開創基業的圣主,他是一個亡國的癡君,身為皇帝,連妻兒甚至自身都庇護不了,讓下人隨意玩辱。我那時都不想活了,以為世間的男人都是這樣,自嫁給您,才知道什么叫男人了!”
      這段話還透視出羊獻容的某些性格:直率、感性、有識,并充滿著女人的激情。
      然而,古人對羊氏此話頗有微辭。對羊氏的評價,多有貶侮。這并非因其嫁了二夫,“一女不嫁二夫”在中國封建史上,從來都是約束平民女的,對達官貴人家及皇家女性,從來無此禁。對羊氏指責主要因她嫁給了一個匈奴人,說她無民族氣節。到清代編撰《新泰縣志》時,雖頌羊徽瑜為“賢后”,對羊獻容竟只字未提。
      許多當代學者認為,從先秦開始,外族不斷內遷并陸續漢化,才形成了當今的中華大民族。劉氏雖為匈奴血統,但早已在今山西一帶居住并漢化。劉氏所建前趙政權,也是匈奴與漢人合建政權,所轄百姓多是漢族人,這是民族大融合的結果。羊獻容嫁給劉矅就等于漢女嫁給滿清人,談不上無民族氣節。
      
       ·相關鏈接·
      羊氏后人今何在
      在泰山西南麓,距新泰市區30公里處,有一古鎮叫羊流,曾是漢魏晉及南北朝時期叱咤政壇幾百年羊氏望族的故里,是羊氏皇后的家鄉。但遺憾的是,如今在鎮上已沒有任何羊氏家人的故居,甚至尋不到一個羊姓居民。
      《羊流風華》一書作者李光星說:“大部分當時都南遷了。”
      據學者周郢先生所著《羊姓史話》,明代時,全國羊姓人約兩萬人,基本上在廣東、浙江及江蘇等地,北方僅幾百人。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袁義達先生調查統計后得出結論,全國現有羊姓人約84000人,其中約97%居住在南方幾省。
      史載,劉聰攻陷洛陽和長安后,暫時統一了中原,原司馬氏政權被迫南遷,在建康即今南京建立了東晉。顯赫的羊氏家族為避劫難大部分隨遷,多居于南京附近。羊祜后人遷至浙江一帶。以后,羊氏家族仍弄潮東晉歷史,出現了諸多名人。一小分支羊姓人則北上西進,在后來北方頻繁的改朝換代間,扮演著重要角色。
      李光星說,他與周郢先生對羊流羊姓消失的原因分析過,周郢認為,除遷徙外,還有一個原因是遭到當時政權的殺戮,幸存者因害怕遭誅,易了姓,其中許多改成了楊姓,在當地默默生存下來。
      我們了解到,羊流鎮目前擁有行政村約90個,村名帶“羊”字的有兩個。一是鎮駐地羊流店村,建于西漢,是當初羊氏家族的居住地。二是鎮西南1公里處的南羊流村,建于明代。但是,兩個村如今沒有一個人姓羊。而緊靠羊流店南1.5公里的楊家莊,西晉時曾是羊氏家族的佃戶村,這個村的楊姓居民會不會原姓羊呢?
      楊家村黨支部書記叫楊承喜。他家堂屋的博物架上,擺放著羊祜的銅鑄像。他介紹說,這個村目前756人,其中楊姓最多,占1/4以上。他只是聽老輩說過,他們實際早先姓羊,后西晉滅亡,羊氏人大都南遷,所余族人害怕被誅,改為姓“楊”。但因年代久遠,無從考證。
      他說,這個村以前就叫羊家村,現在省民政廳的注冊上,仍然為“羊家村”。李光星說,在公安戶籍微機上,這個村仍寫為“羊”,“文革”期間的村碑鐫著“羊家村”。
      那么,考古發現是否會提供羊氏人去向的答案呢?
      且不論古書所記,僅就現有文物看,清代學者在新泰境內發掘出任城太守的羊某人夫人孫氏碑,現存泰山岱廟。建國后,新泰境內先后又有五方羊氏名人墓志出土,分別為羊祉夫婦志、羊深妻志、羊烈夫婦志。它們的出土為研究羊氏家族盛衰及當時社會提供了部分依據。
      出羊流店村向北,是依丘而生的闊地,這里便是清縣志所載“三羊墓”所在。所謂“三羊”即歷史上著名羊氏人物:羊續、羊衜和羊曼。因技術所限,三墓一直未予發掘。相信待發掘后,有關羊氏家族歷史變遷的一些謎底也許會揭開。
濟南公司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英雄山路84號魯潤名商廣場B-802 郵編:250001
棗莊公司地址:山東省棗莊市新城嘉匯大廈4樓C區 郵編:277800 傳真:0632-3185579 監督電話:0632-3122388
業務聯系電話:基建審計一部:0632-3353859   基建審計二部:0632-3686168  
審計查證一部 、驗資部:0632-3129168   審計查證二部:0632-3188076 
招標代理:0632-3155626   資產評估部:0632-3128859   財務部:0632-3188056  
策劃發展部:0632-3155676  辦公室:0632-3185579
版權所有@2005-2025 山東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西橋網絡 魯ICP備06039232號 總計訪問:3162918 今天:1598 昨天: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