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網站首頁|關于我們|業務指南|審計成果|執業培訓|執業準則|法律法規|行業動態|文檔中心|疑難解答|人才招聘 |
位置:山東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 薈萃拾零王者之器
【來自:大眾日報 點擊數:1427 更新:2008/6/6 16:25:39
】
□深夜的荒地里,只有探桿不斷搓土的聲音,探桿逐漸深入地下,突然,好像碰到了什么東西。他隱約意識到,這一次很可能有一個驚人的發現。 安陽位于河南省最北部,20世紀初,安陽小屯村帶字甲骨的出土,使這里聞名天下。武官村位于洹河北岸,小屯村位于洹河南岸。隨著這一帶大量甲骨和各種器物的出土,一個3000多年前的王朝——殷商,逐漸浮現出來。驟然間這里成了考古學家和古董商人的搜寶之地。1939年,當安陽被日軍占領之后,村民們私自探寶、挖寶竟蔚然成風。 這一夜,武官村的荒地里,有人發現了什么東西,然而驚喜的探測人并沒有立即挖掘,而是向村里跑去,他急切地要去找另外一個人——吳培文。 吳培文如今已是年近9旬的老人,而當年他只有18歲,已是家里的當家,吳家擁有武官村三分之一的土地。那一片荒地曾是吳家的祖墳地。 東西是在吳家的地里發現的,按照當時村里定下的規矩,如果真的挖出了寶藏,那么吳培文就要擁有寶藏一半股份,他應該是寶藏最大的股東。 根據探寶人所說具體位置,吳培文感到非常為難,如果挖下去,很有可能真的會親手挖到祖墳。 從安陽發現甲骨文開始,日本古董商人就蜂擁而至,甚至軍隊也直接參與。日軍對于收集中國古玩的策略是軟硬兼施,這樣難保消息不會走漏。經過二人商議,吳培文終于決定盡快挖掘。 深夜,吳培文找來了七八個兄弟,帶著工具朝墳地走去。然而此時他們根本沒有想到,這一次原以為普通的挖寶行為卻引來了日后無數的麻煩。 五個小時后,村民們開好了一個二尺來寬、七尺長的坑。吳培文只身來到坑底下,撥開泥土,他看到一截圓柱形器物,清理上面的泥土,露出了精美的文飾。 此時已經傳來了村里的雞叫聲。如果天亮之前不把東西挖出來,就很可能會被日軍發現。最終他們決定暫時將坑填回去。 吳培文在焦急中等待著天黑。第二天夜里,為了加快行動,他找來了四十幾個人,而這一夜時間對于他們來講并不寬余。五六個小時過去了,坑一點點深了下去……終于,一個巨大的青銅器露出了全貌。吳培文驚呆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青銅方鼎,它傾斜著擠靠在泥土之中。 這個巨大青銅鼎的發現,令村民們興奮不已,這是他們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的。 這一天白天,吳培文忙碌不堪,他要準備更多的能夠將巨鼎拉出來的工具。他們從城里買來了打井用的大麻繩,同時,準備了幾匹牲口。日本人耳目眾多,這已經是挖掘的第三天了,知道消息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一晚是他們的最后一次機會,否則,消息一定會泄漏出去,后果將不堪設想! 村民們一點一點把大鼎從十幾米的深坑中拉了出來。此刻,誰也不知道,這個巨鼎就是迄今為止發掘出土的最大青銅器司母戊鼎。 村民們用了三匹騾子才把它拉到了吳培文家院子里。為了保密,吳培文沒敢多看上幾眼,就匆匆把這個國寶藏到了院子的垃圾坑里。剩下的事情就是要盡快找到買家。 □數天后一個黃昏,武官村來了一位神秘的訪客。 肖寅卿,當時中國最大的古玩客之一。黃昏時分,他從北京專程趕來安陽,目的只為親眼目睹這個驚世巨寶。 見到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青銅大方鼎,肖寅卿默不作聲,考慮了三四分鐘后,比了兩個手指,他開出了20萬大洋。20萬大洋粗略相當于現在2000萬人民幣。這個價錢對于村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此時他們似乎才剛剛意識到,擺在眼前的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然而肖寅卿接下來的要求卻讓他們更加驚訝。 如此精美的大方鼎,竟然要求把它粉碎,這是肖寅卿答應收購的唯一條件。這使村民們似乎難以理解。 肖寅卿說,如果分塊裝箱,弄不到車站就會被日本人搶走了。吳培文猶豫了,如果日本人得到消息,非但得不到錢,也許連命也將不保!此時這個聚寶盆又仿佛是一顆定時炸彈,只有趕快脫手才是最安全、穩妥的辦法。村民們開始了粉碎大鼎計劃。 村民們認為用鋼鋸鋸銅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令他們驚訝的是,數千年前所鑄銅鼎竟然如此堅硬。幾個小時過去了,鼎腿非但沒有鋸開,連鋼鋸也磨光了,三打鋼鋸差不多就剩了五六根,鼎腿只鋸了1厘米。 鋸條失敗之后,面對20萬大洋的誘惑,村民們并不甘心。他們找來了巨大的鐵捶。 砸鼎的聲音猶如撞鐘一般,幾乎傳遍了整個安陽,然而,更令他們異常震驚的是,司母戊鼎卻安然無恙。 由于大鼎無法粉碎,不能安全運到北京,肖寅卿也只能放棄收購。 □吳培文的發財夢似乎已經破滅,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一定不能讓日本人把東西搜走。 接下來幾次搜查,日本人、鐵道警備隊、皇協軍,幾乎全部到齊,吳培文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大禍臨頭。 屋內空無一人,吳培文已經逃走。但是日軍并沒有去追捕吳培文,而是直接奔向西院馬棚。 此刻的大鼎就埋在日軍腳底下。他們一定是得到了確切的消息。搜索的范圍距離大鼎越來越近。 然而,就在日軍快要發現的時候,突然間,他們又沖進了隔壁的西院馬棚。頃刻之間,西院馬棚被搜查得狼狽不堪,而此時,大鼎就埋藏在只有幾米之遙的隔壁馬棚。此次搜捕落空。 吳培文躲過了日軍搜捕,但此次逃脫純屬僥幸。 吳培文始終不放心。既然日本人得到消息,就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如此三番四次地搜查,早晚會被搜到。 吳培文從別人那里購買了一個廉價的小鼎,日本人就算得知出土寶物的消息也未必清楚到底是什么,吳培文把這個不值錢的鼎藏到了家里的空炕下面,一切準備就緒,他希望這一次可以徹底蒙騙過日軍。雖然發財夢破滅了,但也決不能讓日本人把國寶搶奪走。 日軍又來了,一搜搜著了高興得不得了。但很快日本人發現這只是一個騙局,幾天之后,日軍果然又來了。 抱著拼死一搏的信念,吳培文跑出了村子。他順利躲過了幾處崗哨,眼看就可以逃出村子了,突然他被背后的日本兵攔住。 騙過了日本兵之后,吳培文一直朝武官村外跑去,他顧不得看日本兵是否追來,一口氣跑出了好幾里地,直到自己筋疲力盡。 然而就在吳培文以為可以順利逃脫的時候,日軍還是追了過來。眼看就要逼近吳培文,突然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一場從未有過的黑風,拯救了吳培文的性命。當他再次僥幸回到家中的時候,發現日軍拿走了他家里墻上的照片。日本人并沒有善罷甘休,肯定會通緝他。年僅18歲的吳培文不敢在家里久留,只好背井離鄉,開始了自己長達10年的逃亡生活…… □巨鼎重現于世,這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當人們再次開始關注司母戊鼎的時候,卻發現了3000多年前,更加不可想象的事情,更多的未知疑團,期待著人們的解答。 1947年,司母戊鼎送往南京,作為蔣介石六十壽辰禮物。1959年從南京博物院運往北京,現藏國家博物館內。經過清理和秤重,它的準確重量是832.84公斤,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青銅器。 司母戊鼎到底是什么年代的器物呢?考證它的年代應該從出土的地理位置著手。 安陽處于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核心地帶,一條洹河橫貫東西。武官村位于洹水河北岸,這里曾經發現了大量的巨型墓葬,是晚商的王陵區,司母戊鼎正是在這里出土。 殷墟有20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8代12位商王。專家們把殷墟文化分為四個時期,每一時期的器物,在造型上都有大致的分期特征。 根據鼎腿與鼎腹的比例關系,專家們判斷,司母戊鼎應該是比較接近殷墟二期的器物特征。 專家們把研究重點放在了銘文上。司母戊鼎名字的來源,是因為鼎腹內三個清晰的銘文,這三個字正是“司母戊”。 所謂司,是祭祀,母是母親,戊是個人名稱謂。 這個巨鼎的鑄造竟然是為了祭祀一位女性。晚商時期,可以想象,鑄造這個巨鼎在當時來說必定是一個舉國上下的浩大工程。那么這個母親又是一位什么樣的人?這個巨鼎又是哪一位商王鑄造而成的呢? 商人的人名以天干地支為自己的稱號,在不同的時期可以發現使用相同稱號的人。甲骨文中提到配偶為“戊”的,共有4位商王,而處于殷墟二期的只有武丁和祖甲王。 □國家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姚青芳,正在對司母戊鼎進行維護和檢測研究。不同時代的青銅器合金配比不同,找到確定的樣本,對比其各種金屬含量,只要合金配比接近,就可以確定器物的年代。 姚青芳突然想起了婦好墓中一個名為“司母辛鼎”的青銅器。 姚青芳把司母辛鼎合金配比與司母戊鼎作對比,他發現,兩個合金配比情況極其相似,那么司母戊鼎就很可能是婦好那個時代生產的器物。而史書上和甲骨文都記載著,“婦好”正是武丁的王后。這樣幾乎所有的研究證據都傾向于,司母戊的“戊”應該就是武丁王的另外一個王后“戊”。 同為武丁王的王后,但是司母戊鼎的體積幾乎是司母辛鼎的兩倍,重量是它的6倍,司母辛鼎重128公斤。如此巨大的差別到底說明了什么? 甲骨文中關于武丁之妻“戊”的記載幾乎微乎其微。然而關于婦好的記載卻讓人極為震驚。婦好,主持祭祀、打獵、帶兵打仗,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將軍,如此非同凡響的王后,墓中的鼎也不過是100多公斤,那么這個千斤巨鼎的主人又會是什么樣的人物呢? 尋找墓葬成為繼續揭開謎題的重要途徑。經過了多方的探尋和推測,考古人員終于在當年大鼎出土的下方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甲字型墓葬。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這里除了幾把木質鍬以外,幾乎一無所有。 王陵區中共有大墓11座,據專家們推測,這些大墓很可能都是商王的墓葬。“戊”的墓葬規格是僅次于商王的。而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婦好的墓葬并沒有進入王陵區。 在12位商王中,每一位商王通常都有十幾個妻子,為什么僅僅武丁的王后“戊”其墓葬有如此高的規格呢? 3200多年過去了,如今我們能夠知道的就是,武丁王的兒子,商王祖庚或是祖甲鑄造了這個驚世巨鼎。為的就是祭祀母親“戊”。 3200多年前的殷商留給我們的是種種的猜測和設想,那是一個怎樣的王朝?在僅有銅器和石器的年代,古人又是如何創造輝煌的? 司母戊鼎留給人們的是更多的未解之謎。 【關閉窗口】
|
濟南公司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英雄山路84號魯潤名商廣場B-802 郵編:250001 棗莊公司地址:山東省棗莊市新城嘉匯大廈4樓C區 郵編:277800 傳真:0632-3185579 監督電話:0632-3122388 業務聯系電話:基建審計一部:0632-3353859 基建審計二部:0632-3686168 審計查證一部 、驗資部:0632-3129168 審計查證二部:0632-3188076 招標代理:0632-3155626 資產評估部:0632-3128859 財務部:0632-3188056 策劃發展部:0632-3155676 辦公室:0632-3185579 |
|
![]() | 版權所有@2005-2025 山東忠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西橋網絡 魯ICP備06039232號 總計訪問:3165295 今天:25 昨天:2087 |